日常生活
感知“人”的城市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2:34 來源:m.z5z9.cn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次 查看評論
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可能突破60%。人們從未像今天一樣熱情地擁抱城市化的時代,也從未像今天一樣飽受“城市病”的困擾。 . 交通擁堵怎樣緩解,藍天白云能否長留,安居之夢如何成真?……人們把許多“城市之夢”帶到了上海世博會上。作為首次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盛會,上海世博會為未來城市生活描繪了種種可能,勾勒出一幅關于“和諧城市”和“宜居生活”的美麗畫卷。 城市時代的到來,使城市環境及其可持續保障愈來愈成為人類宜居生活的重要載體。如何通過更為有效的手段使得城市更好地滿足人類生活的多元要求,從而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如何制定更為長效的機制來保障城市和諧發展和市民的宜居,從而實現全球人類社會的福祉? 世博“問診”城市“出行難”。一項統計顯示,大型城市人均每月支付的道路擁堵成本高達收入的10%,30%的汽油在堵車中白白浪費,40%的車主每天至少被停車問題困擾一次。 在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描繪的圖畫中,20年后的城市交通應該是一個“多層立體的交通體系”,它由地鐵、多層地面道路及空中運輸交織而成,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出行目的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而在德國館等提出的建議中,人們采用合伙拼車、租車等方式,大大提高汽車的使用效率,減少了汽車的“占路面積”。 人們進而設想:既然汽車堵路,能否棄之而取其他?事實上,歐洲一些國家正由“汽車社會”向“自行車社會”返璞歸真。比如,丹麥館屋頂便是兩條自行車道,游客們更可以騎車游覽。丹麥國家館總代表白慕申介紹,國家通過稅收和收取停車費用等市場化的方式來控制私家車的數量和行車規范,使市民在市內短途出行時首選自行車。目前丹麥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騎自行車上學或上班,平均每人每天騎車1.6公里。 世博破解城市“居不易”。城市最佳實踐區的馬德里案例館“竹屋”,卻是脫胎于馬德里卡拉班切爾區2007年建成的一幢保障性住房。該館總協調人尼諾說,馬德里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為低收入人群修建用于租賃或買賣的社會住房,到目前已形成建立在“普遍性、公正性和可持續性”基礎之上的公共住宅政策。 新加坡館內播放的資料片向游客展示了其市中心丹戎巴葛地區的繁華場景,其中七座幾十層高的摩天大樓尤為引人注目。“它們只是政府興建的摩天組屋?!毙录悠吗^工作人員關淑敏說。七座摩天大樓已在2009底完工,目前正迎來居民陸續入住。 在過去40多年里,新加坡政府共興建了將近百萬套組屋,使87%的低收入家庭擁有自己的組屋,其中大多為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一廳住房,而租住一居室或兩居室組屋的低收入家庭約為10%。 世博探索城市“水清潔”。上海世博會的成都案例館,把園區和公共空間的雨水和污水進行有效收集,經過沉淀池厭氧處理,將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或分解,再通過高低錯落的水流雕塑,增加水與氧氣的接觸,然后經過菖蒲、蘆葦、睡蓮等組成的人工濕地,最終潔凈的活水從噴泉廣場噴涌而出。 在大阪案例館,游客通過踩一輛特殊的自行車,就可以把污水轉變成純凈水。這是使用了反滲透膜凈化技術…… 可以相信,上海世博會以其對“城市人”命運的深刻關注在人類城市化的歷史上打下深刻烙印。經濟學家厲以寧分析,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具有獨特的民生含義,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主旋律?!白屔罡篮谩斌w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了城市應循著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前進。 另據介紹,上海世博會第六場主題論壇“和諧城市與宜居生活”將于10月6日-7日在杭州舉行,此次論壇將圍繞城市空間、城市社會和城市環境三個方面,選取區域協同、支撐系統、城市社區、住房政策、建成環境、社會保障六個具體的熱點問題作為討論議題,以深入探討“和諧城市”和“宜居生活”之間的關系。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熱門信息
-
- 金能量龍心口服液行騙至張家界,工商部門立案調查 [9781]
- 怎樣恢復相機里刪掉的照片 [6078]
- 裝修刷墻漆的教訓 [4527]
- 《禁毒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3750]
- 中國十大整體衣柜品牌亞丹升級采用不釋放甲醛的萬... [3597]
- 把大坪鎮建設成為天門山的后花園 [2460]
- 《血色湘西》女一號田穗穗扮演者——演員白靜被丈... [2434]
- 一碗米飯有多重 [2050]
- 廖漢生簡歷 [1992]
- 話說湘西土匪 [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