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善用近因效應———批評之后不忘鼓勵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5:04 來源:m.z5z9.cn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次 查看評論
畢業生小林是個相貌平平的小男孩,到一個單位參加面試,進考場后,考官只輕描淡寫地問了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是哪個地方的人等幾個問題后,就說面試結束了。正當他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說:“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委覺得不怎么樣,你對此怎么看?”小林立刻回答:“你們并沒有提出可以反映我的水平的問題,所以,你們也并沒有真正地了解我!”考官點點頭說:“好,面試結束了,你出去等通知吧。”結果是錄取通知書如期而至。這是一個善用近因效應的例子。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做了一個實驗,他用一篇短文的前后兩部分分別描述吉姆的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然后將進行分組實驗。其中有兩組的實驗是這樣做的:第一組在讀完內向性格之后,即令陳述對吉姆的印象。然后讀外向性格,再令描述對吉姆的總體印象;第二組反之,在讀完外向性格之后,即令陳述對吉姆的印象,然后讀內向性格,再令描述對吉姆的總體印象。結果是:第一組被試的吉姆總體印象是外向的;第二組被試的吉姆總體印象是內向的。盧欽斯在這兩組實驗中揭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在人們已形成某種印象的場合,新出現的具有對立意義的刺激對這種已形成的印象有反轉作用。這種新出現的具有對立意義的刺激能夠把人們心目中已有的印象反轉為對立的印象的現象,社會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近因效應。 這種近因效應的案例也常常發生在家庭教育中。例如,父母對孩子說:“隨便考上一個學校,該沒有什么問題吧?雖然錄取率那么低。”或者說:“雖然錄取率那么低,總能考上一個學校吧?”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只因語句排列的順序不同,給人的印象卻全然不同。前者給人留下悲觀的印象,后者則相反,給人一種樂觀的印象。這就是說,有時盡管你有心講出令人感到痛快的話,如果最后一句話是悲觀的語調,整句話就呈現出悲觀的氣氛。 因此,父母在批評孩子時,也應注意語句的先后順序,盡可能使它產生一個良好的近因效應。 如果孩子生所做的事確實令父母生氣,甚至發火,有時還會與孩子鬧成僵局。問題是,在我們給予嚴厲批語評后該怎么辦?讓這種僵局延續下去,還是打破這種沉悶的僵局? 近因效應的功能告訴我們:批評之后莫忘安慰!也就是說,在批評過程中,難免有些情緒化,但只要結束語妥帖,安慰幾句,就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印象。例如:“……也許,我的話講得重了一點,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剛才我太激動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用這種話作結束語,孩子就會有受勉勵之感,認為這一番批評雖然嚴厲了一點,但都是為我好的。如果一時實在想不出安慰的話,也應該對挨批評的孩子笑一笑,或摸摸他的頭頂或肩膀。相反,如果用“懂了沒有?!”“聽不聽由你,到時候算總賬。”“如果再犯,我決不饒你!”等窮兇極惡、命令式的結束語,只能給孩子留下一個惡劣的印象。 所以父母和孩子談話盡量把不好聽的話放在前面說,把好聽的話放在后面說。這樣后面的話“余音繞梁”,決定了整句話的基調,能給孩子更加積極、更加鼓舞的感覺。 這種一巴掌之后給一顆棗的做法,能夠使孩子忘記前面的一巴掌之痛。這就是“近因效應”給家庭教育的啟示。 (作者系張家界市一中教師)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熱門信息
-
- 金能量龍心口服液行騙至張家界,工商部門立案調查 [9781]
- 怎樣恢復相機里刪掉的照片 [6078]
- 裝修刷墻漆的教訓 [4527]
- 《禁毒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3750]
- 中國十大整體衣柜品牌亞丹升級采用不釋放甲醛的萬... [3597]
- 把大坪鎮建設成為天門山的后花園 [2460]
- 《血色湘西》女一號田穗穗扮演者——演員白靜被丈... [2434]
- 一碗米飯有多重 [2050]
- 廖漢生簡歷 [1992]
- 話說湘西土匪 [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