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特載
科考文獻(十二)
更新時間:2018-03-19 12:10:19 來源:m.z5z9.cn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次 查看評論
在張家界風景區之南30公里處,大庸市南郊8公里之外。有一座海拔1517.6米的雄偉高山叫天門山。它是一座四壁臨空的臺地形孤山,山頂平面積1平方公里。在山的東部,朝南、北兩面的絕壁上有一處高130多米,寬30多米的巨型溶洞,洞穿絕壁而見對山藍天,明朗如門,天門山由此得名。 1985年10月筆者應大庸市政協邀請,受中國旅游地學研究會委派,前往天門山、張家界,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天門山地質、地貌及生態環境,探討風景地貌成因,評價其構景特征及在這一帶地區的旅游意義。考察期間,筆者登臨天門山、張家界作了較為系統的野外調查和資料收集工作。現把考察情況和結論整理如下: (一)天門山地質構造位置及地質演化簡史 在大庸市境內主要有兩個不同的構造體系與張家界、天門山有關。 一個是呈北北東向的尹家溪帚狀構造體系,張家界位于這個帚狀體系北東方向撒開的部位,和位于十八山一個寬緩向斜之東側。它處于一個長時期緩慢上升,相對穩定的地塊上。地層由泥盆系石英砂巖組成。 另一個屬于北東走向的新華夏體系武陵隆起帶,在大庸一帶主要稱為四都坪復式背斜,天門山位于這個復式背斜的北西翼,次一級的天門山——黃洞向斜的東部。 天門山從山基到山頂是由發育齊全的寒武系地層組成的。共有下、中、上三個統八個組,總厚度1800-2000多米。由老至新的地層為: 下寒武統,牛蹄塘組(Cih),黑色炭質頁巖,厚約70米。 下寒武統,杷榔組( eiP)灰色,黃色頁巖,厚140米- 190米。 下寒武統,清虛洞級( e1q)灰巖,270-390米。 中寒武統,敖溪組( e2a),白云巖,泥灰巖,厚260-280米。 中寒武統,花橋組( e2h),灰巖,白云巖,厚255米。 上寒武統,車夫組( e3C),泥質條帶灰巖,厚178米。 上寒武統,比條組( e3b),巨厚層灰巖,厚748米。 上寒武統,追屯組( e32),厚層白云巖,厚240米。 牛蹄塘組( eln)之下為震旦系老地層,分布于天門山南麓大坪一帶。天門山頂的上寒武統追屯組( G32)白云巖已遭受不同程度的風化溶蝕,所剩下不多,或已全部剝蝕。 天門山向斜地層產狀南陡北緩。北東走向的澧河斷層橫貫整個大庸縣境。它位于天門山北部。澧河沿這條斷層向北東方向流過。 在地貌和地形圖上還可以看出沿著天門山隆起帶發育一些北西走向橫切隆起的節理斷層帶,水系沖溝沿這些斷層帶向山下延伸,小溪流向澧河匯集。 從這一地區的地層層序圖中可以大致了解到大庸地區的地質演化歷史。 從古生代開始,即從5億7千萬年前的寒武紀開始到新生代即當代,本區各個時代地層界線之間有9次不整合關系。其中尤其在上古生代的泥盆系有二疊系之間缺失了整個石炭系,有7千多萬年時間沒有沉積。此外,還有兩次大的間斷,一次是中生代中三疊統和下白堊統之間,缺失了上三疊統和整個侏羅系,將近6千萬年沒有沉積,在白堊系之上有整個第三系地層為缺失,即有6千3百萬年沒有沉積。 從寒武紀開始,這一帶地區處于一種持續較長的凹陷而接受海相沉積,到石炭紀時,這期間雖然有過幾次小的假整合,即出現在上奧陶統與下志留統之間;上志留統與上泥盆統之間,但這樣的間斷主要表現為局部短時間的構造抬升和沉積間斷,地層之間沒有明顯的角度不整合,總的趨勢仍舊是持續凹陷的。在石炭紀時間內,這個過程有了明顯的改變,停止了凹陷,全區處于整體抬升階段,但尚無劇烈造山運動,石炭紀之后又有了沉陷,一直持續到三疊紀。此間也有兩次小規模的假整合,發生在二疊紀的下二疊統之間,以及上二疊統與下三疊統之間。這一段時間的沉積物有了海退的跡象。沉積環境由海相開始向陸相過渡。在中三疊統與下白堊統之間,缺失上三疊統與整個侏羅系,而且是一種角度不整合關系,表明了在這一段時期內發生了強烈的造山運動。即燕山運動。處于南部的天門山一帶隆起較高,張家界一帶較緩。這個情況可以從白堊系地層的分布規律大致看出。白堊系地層分布于四都坪背斜之南,天門山之北,沿著這個古隆起帶呈長條狀,和北東方向沉積。當時的白堊系沉積在四都坪之南叫大河灘構造盆地。自此時為界,全區以陸相河湖沉積為主,白堊系地層均與隆起掀斜的老地層呈角度不整合關系。燕山運動已使天門山一帶隆起具有相當的規模。 白堊紀末地質史上發生了又一大規模運動,即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本區地層記錄上即表現為整個第三系的缺失,以及白堊系與第四系地層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在這個階段天門山一帶被進一步抬升了,組成這個隆起帶的上下古生代地層遭受了強烈的剝蝕,到當代,只剩下了寒武系地層。 天門山一帶在長達5億7千萬年的地質歷史時期內,經歷了從海底沉積,上升為陸,陸相沉積,形成高山,遭到剝蝕的巨大變遷,流水帶走,這個作用的化學式是: C02+H20+CaC03=Ca2++2( HC03)1- 這種溶解了鈣質成分的溶液由于水的流動而使溶解作用增強,也可以由于水中的鈣過飽和(溫度、壓力的改變,水的滯流)而又重新沉淀。 天門山巖溶現象主要有:山頂為臺地巖溶丘陵,巖溶漏斗、落水洞、垂直發育的溶洞石牙和小面積的石林。 丘陵起伏平緩,最高點在臺地中部偏北,名高垉山,與臺地平均相對高差約100米。臺地上的浮土蓋層西部較東部為厚,東部多露石牙、石林,西部土層厚2-10米不等。 巖溶漏斗:在臺地上十分發育,直徑2-70米不等。多見于東部。金水池附近有兩處直徑分別為20米、50米,天門洞之西側有一處大的,直徑為70米左右,南部明代古廟遺址附近有一處直徑為25米左右。天門洞頂的南北兩側各有一處,呈橢圓狀。長軸8米左右,北側一處已被溶蝕崩垮,南側的保存完好。 落水洞:臺地高垉山之東和北部較為多見。明古廟東側的龜洞,從浮土巖縫中涌出泉水,泉邊有一小坑,坑中水滿溢出后流入側旁落水洞中。 溶洞:有天門洞、絕壁半腰上的鬼谷洞、師法洞等共有出露的十六處。經實地考察這些溶洞主要沿垂直節理發育,如天門洞主要沿320度走向的節理溶蝕;鬼谷洞在金水池絕壁半腰,沿一走向220度節理溶蝕;南部絕壁上的師法洞,洞口分上下兩層,洞內又合為一處,洞道1-10米寬,也是沿234度走向的節理溶蝕的;龜洞和蛇洞分別在古廟的東西兩側,均沿240度節理發育。 石牙和石林:主要分布在臺地的東部,高地山之下,云夢峰一帶,一般出露地面1-3米。偶有高出5米左右的,呈半裸露狀態,浮土蓋層厚3-5米,并常有灌木和樹林覆蓋,有造型奇特的如石龜、石椅等。 值得重視的是天門山上溶洞的發育規律。由于天門山碳酸鹽巖地層厚大且比較純凈,溶蝕的時間長,年降雨量大,一般年平均達1700毫米,山上云霧繚繞,濕度大,凝結水多,加上垂直發育的節理,天門山上的溶洞一般是垂直縱深發育,其高度目前尚未探明,估計一般會超過300多米,甚至500米。垂直溶洞與山頂的巖溶漏斗相連,如師法洞,在洞中可以看到順洞壁向下透射的陽光,其高達200米左右。該洞向上與明古廟附近的漏斗相連,漏斗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顯然,如此大面積的雨水都匯集于一處向垂直溶洞滲漏,這就加速了對溶洞的溶蝕。天門山上廣泛分布的漏斗,有的大大超過了古廟附近的漏斗規模,其下很可能存在尚未發現的更大型的垂直向溶洞,這種溶洞雖沒有像廣西一帶的水平洞穴的寬敞風格,但卻會以高深險陡而取勝,是值得進一步加強工作,加以探明的。 (二)天門為何洞開 由于天門洞造型奇特雄偉,對洞的形成當地仙、神之說頗多,大庸市委、政協希望通過考察對天門洞的形成作一科學解釋,因而,筆者對天門洞的巖溶現象作了較多的觀察和調查。 天門洞之所形成,有其所具備的有利地質構造條件,如前所敘,天門洞一帶有一處軸向320度的小向斜,大庸的南面,面對天門洞測得洞的東側地層微向西傾,傾角10度-15度,洞之西側地層微向東傾,測得傾角10度-12度,向斜的核部正對天門洞道。天門洞的東西兩壁為兩條走向320度左右的節理所切,并有一條走向40度的節理在天門洞處與它們相交,天門洞頂之上兩處巖溶漏斗也對巖溶過程起了重要的作用,雨水落下之后,地表水順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動,一部分滲入土中的水也會順著地層的層間裂隙向向斜的核部匯集,匯集的地表水和滲入的地下水順著核部的節理空隙下流,并不斷的溶蝕了節理兩壁的石炭巖,在節理帶上開始形成一系列串珠的小溶洞,這個過程與師法洞的溶蝕過程相似,由獨立的小洞到溶蝕為串通的大洞,溶蝕的過程伴隨著局部的崩塌。隨著溶蝕作用的不斷進行,最終兩組洞穴合并為一個整體,形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天門洞。現今,我們還可以看到沿著天門洞相交的走向40度節理上的成串的小溶洞,以及崩落的石塊。 天門洞的形成和演化勢態也是很值得重視的。 洞頂之上的兩個漏斗,直徑在8米以上,漏斗容聚著雨水和凝結水并向洞下滲漏,在洞下仰視,可見北漏斗所溶蝕的兩層溶洞和南漏斗不斷擴大的巖溶裂隙。考察時,雖時值金秋,天氣晴朗,卻仍有漏下的水滴,涓涓不斷,有人冠以雅號為“梅花甘露”實為巖溶漏水,滴漏處有石鐘乳倒掛。洞頂的溶蝕和崩塌是由南北兩端向中心發展的,這與南北兩個漏斗的聚水溶蝕作用強有關,北漏斗已經崩破,僅殘留一半,南漏斗照此發展趨勢也終有溶穿崩塌的一天。在洞下觀察這座天橋已呈現出南北兩端薄,中間厚的形洞頂。這正是兩個漏斗溶蝕崩塌的結果。因此,天門洞還將保持著由南北兩端不斷向洞道中心溶蝕,洞橋不斷減薄,裂隙不斷擴大的溶蝕勢態,洞道將由長變短,天橋將由厚減薄,終有一天洞破石穿,天門山將變為兩座孤峰。 縣志曾記載過有關天門洞開情況“武陵郡有嵩梁山,高峰孤聳,素壁千尋,吳永安六年其山洞開,朗如門。孫休以為嘉祥,分武陵置天門”,(《水經注》)經查證,當時稱為嵩梁山即為現天門山,吳永安六年為三國東吳時期,公元263年,距今己1700多年,當時的吳景帝孫休把天門洞開看成一種“嘉祥”的兆頭,因此,下令分武陵郡置天門郡,可見是把此事作為重大的事件載入史冊的。筆者認為“其山洞開,朗如門”的記載尚屬可信,可能反映了天門洞的崩塌過程。天門山的形成到現在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巖溶作用持續了漫長的地質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天門洞已經在逐漸形成.1700多年前的那次崩落,可能只是洞道之間的間壁擴大,而不可能是在那一次突然形成的。 天門之洞開歸因為巖溶作用。 (三)天門洞頂涌水之謎 除天門洞開之謎外,天門洞頂的涌水現象也頗有傳奇。據目擊者介紹,在雨后的晴天,天門洞頂之上冒出一汪流水,流水涌出直掛洞前,從洞頂飛流直下形成名符其實的水簾洞,大庸城外十幾里之遙猶可望見。景色新奇而又壯觀。據傳如此奇景十幾年、幾十年難遇一次,一旦出現,全城人奔走相告爭相觀望。更有傳說者將天門洞頂的涌水與天下政治事件聯系在一起,相傳天門洞頂涌水天下必出大事,如1949年全國解放,天門洞曾涌水相慶,1966年文革時期又應驗一次,1976年毛澤東主席逝世天門洞涌水再度現靈……神奇的傳說更增添了天門山的神秘色彩。筆者經過實地考察、拜訪目擊者和當地老人加以驗證,情況卻迥然不同。 從地質特征來看,由于天門洞頂處于一個向斜的核部,加之兩邊的地形都比洞頂地面高,天門洞頂又有兩個巖溶漏斗。北漏斗已溶蝕崩破,其西側仍有一小泉眼,終年有細小流水不斷涌出。降雨時,地表水順兩面山坡向洞頂漏斗灌水,暴雨時地表水夾泥沙較多,可能一時將漏斗底部的漏口堵塞而發生積水現象,同時滲入的地下水沿向斜翼部的層間裂隙向核部匯集,在沿途也有溶蝕作用,會將順層裂隙溶蝕一系列的坑洞。大雨過程也有泥沙在這些小空洞中發生暫時性的堵塞,從而使滲入的地下水不能很快從洞頂的泉口涌出,這就有一個滲入、淤積,疏通的過程,一但經過了這些過程,各方面匯集而來的地表水包括巖溶漏斗中的積水和向斜翼部滲入的地下水都將從洞頂傾瀉而出。水簾洞的景觀就發生了,而且可以延續一段時間,直到這些積水流盡為止。這個過程有長有短,有的雨后即有,也可以在雨后放晴數日發生。 為了證實以上的觀察結論和解釋,筆者拜訪了很多天門洞頂漏水現象的目擊者,并訪問了長期住在天門山下的幾位老人,其中1949年涌水的現象有眾多的目擊者,都一致確認事件發生在多雨的5月。天門山林場的幾位守林老人告訴筆者,天門洞上涌水的現象年年都有發生,只是有大有小而已。在老人們的記憶中有1933年.1949年兩次為大,都是發生在雨季。老人們介紹涌水直接與降雨有關,雨大則涌水大,雨小則涌水小,并稱前年(1984)5月,去年(1985)年都有過幾次大的涌水,1985年就發生了兩次大的涌水現象,除山下老人們看見之外還為天門山頂林場工人所看見,即5月一次,8月一次,都發生于雨后。 由于雨中和雨后的天門山常常被云霧所蔽,天門洞頂的涌水現象大量的次數并不易被遠處的人們所望見,偶有雨后晴天發生的幾次被城內人們所看見,并被一些人神化了,生硬地將正常的自然現象與政治事件聯系在一起,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天門洞頂涌水是一種自然的巖溶泉水涌水現象。 (四)天門山地質與生態 天門山東與筆架山相連,西與七星山毗鄰,形成了一道屏障,橫亙大庸縣境,這種地質地形上的隆起帶對大庸縣境內的氣象,局部性氣候起了重要的制約作用。每年南來的暖濕氣流順著堡子界、天門山一帶的迎風坡面抬升而形成強烈的輻合氣流,加上這一帶的森林茂盛,水分充沛,就大大加強了天門山南部一帶的雨勢和雨量,年降雨量高值都集中于天門山及其南側。天門山局部年降雨量為1770毫米,謝家埡一帶高達1800毫米,而天門山之北的澧河河谷平原,暖濕氣流下降。年降水量比庸南少200-700毫米。 天門山一帶年平均氣溫為10度-11度,比大庸市區低3度,全年陰雨天195天,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的“梅雨季節”。 云、霧:天門山一帶與張家界一樣多霧,平均每年有50多天,一般多在春夏之交和雨后,平均每天持續3-5小時,多在清晨。 冰、雪:多在12月至翌年3月,最低氣溫可低于零下10度,冰凍持續10-15天不等,最長可達3個月。(1954) 偶有冰雹,也由于受山勢夾持,冰雹路徑有三條,其中兩條路徑與山勢走向一致。另一條近南北方向,從天門山峽谷地帶中穿過。寒潮大風一般也順山勢而沿澧河西進。 由于地勢高,日出一般比市區早30分鐘,日落晚45分鐘。 由于天門山一帶石灰巖溶蝕風化作用。這一帶的土壤是石灰巖的風化溶蝕殘余。為富A12'3和Fe2°3的粘土,鐵的氧化使粘土呈紅色,故這一帶的土壤主要是紅色石灰土和黃棕壤,土質偏堿性,PH值一般在6.6 - 8.5之間,這與張家界一帶的石英長石砂巖風化殘余有所不同,張家界一帶主要為砂質土,砂頁巖黃壤和黃棕壤,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之間。 不同的巖性特征在風化過程中導致了風化殘余物和土壤的差異,加上風化程度,氣侯差異,腐殖物的含量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土壤類型和具有不同的酸堿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這些因素又對森林,植被的分布起著明顯的制約作用。 張家界以松、楠、竹等一類喜酸性土壤的常青樹木為主。 天門山則主要以喜堿性的落葉、闊葉樹木為主。 天門山森林資源較豐富,已劃為縣林場區,共有樹木400多種,其中列為國家保護樹種的有珙桐、香果、血皮槭、金錢槭、紅榧、銀杏、連香、馬掛木和各種藥材。 天門山臺地之上,主峰高垉山附近有一片原始次森林,面積約有500畝,其中95%為闊葉林,針葉林僅占5%,尤以珙桐為名貴,有一處珙桐有大小近百株。花卉,主要有菊、杜鵑、龍蝦花等。 野生動物:主要為鳥類,如巖鷹、巖燕、野雞等,偶見少量野山羊、狐貍、野豬、獼猴等。 總之,天門山的地質與氣象、土壤、植被動物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構成了天門山生態系統。它們是天門山風景構成的物質基礎,是天門山與張家界風景的不同風格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天門山人文古跡 主要有唐朝古廟遺址一處,在天門洞頂之上,現已夷平,僅有少許墻基。此外有明朝末年天門山古廟,位于天門山臺地之南,有七級石塔一座,高7米左右,塔后有廟堂三間,業已墻破瓦殘,不蔽風雨。另有一膳房在塔的東側,也已破損。據傳明末李自成下屬野拂兵敗后在此出家為僧,天門山勝景古往今來文入學士歌詠者甚多,大庸縣志辦已從志書中整理出五十余首詩詞,此不贅述。 (六)地質及生態系統對天門山風景的造型作用 天門山風景是大自然的杰作,如果我們將天門山風景比作一幅大型的寫意畫。那么舉筆的大自然是在這幅圖畫上揮就了重重的四筆。也就是天門山風景造型的四個主要作用: 山勢的雄偉不在絕對高差,而在相對高差,中國的五岳都未高出2000米,而它們的成名原因之一就是它們相對于四周平原的高差大,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天門山一帶地層隆起上升,澧河沿著山下的澧河斷層發育,下切了天門山的谷地,這就是大大地拉開了高山與谷地平原的高差,在10公里的范圍之內這種高差達到1300多米。開闊的平原襯托了突起的高山,使得山勢更加崢嶸雄偉,這是造山運動和浸蝕作用的結果,也是天門山造型的第一筆。 天門山向斜的南北兩翼,由于高高地揚起,遭受風化剝蝕作用強烈,加上斷層和巖溶作用,兩翼的陡峭部位都被剝蝕而僅保護了核部產狀寬緩的地層。它呈一臺地形態,這一臺地本來與東部的筆架山,西部的七星山一脈相承,都屬于同一向斜隆起帶。由于天門山與它們分別為兩條斷層峽谷所切,割斷了它們之間的連系。因此,盡管七星山主峰實際上要比天門山高20多米,但天門山四壁臨空,周圍的空谷地塑造了它那孤立氣勢,因而它比七星山更顯得孤峰高聳。這是次一級的斷層節理和剝蝕作用造成的,是第二造型之筆。 長期的巖溶作用促使了天門山洞的形成,終于在一天經過溶蝕和崩塌,天門洞開,似明鏡掛于孤峰之上,如天窗開于絕壁之中,這使得天門山在雄偉之中又增添了神奇和秀麗。這便是巖溶作用的巧手揮就了造型作用的第三筆。 清澈的澧河為奇山倒影,山下的田疇為其鋪就如茵綠毯,繁茂的森林裝點著山基和山頂,淡云薄霧為她半遮面紗,朝暉夕照為她斜染紅裝,隨著四季的更替,她春夏穿綠,秋著金黃,冬披縞素,蒼鷹盤旋.巖燕歡舞,整個生態系統給天門山梳裝打扮,更換衣裳,呈現出無窮的變幻。這是天門山生態系統給天門山造型作用揮灑的第四筆,錦上添花之筆。 經過了這四個造型作用,揮就了四次如神的畫筆,一幅典型的巖溶山水畫就展現在人間了。藝術家可以憑借著自己的文學、繪畫、攝影、音樂等才華盡情地歌頌她、贊美她、塑造她。我們的任務是要將天門山美的內涵,作為一種旅游資源,能找到一種合適的表達方式,比較客觀地反映在人們面前,特別是反映在那些準備給這幅圖畫添上第五筆的,旅游規劃的決策者的面前。 (七)天門山風景空間特征 天門山風景區有風景意義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內容:有壁界面和底界面,并可分為大、中、小三個不同的尺度。 壁界面主要以南北兩界面為佳,東西兩面由于峽谷窄小觀景角度不佳而不便欣賞。壁界面又分為三個層次:海拔300-700米為森林覆蓋,此段坡度尚不十分陡峭;海拔700-1200米,為懸崖絕壁面,此界面完全裸露出青灰色石灰色,壁面光潔,巖層層理線條平展流暢,清晰可見,壁面近90度垂直。天門洞在絕壁之東端的云夢絕頂峰的絕壁面最高,幾乎有500米高保持垂直勢態,其下才略有緩坡;海拔1200-1500米為天門山臺地灌木和森林覆蓋層。底界面是巖溶丘陵地貌,最大起伏高差在200米左右。頂上有大片的原始次森林、草地、灌木林,還有石牙、石林和各種野生花卉。臺地四壁皆空。向北隔澧河谷地可望見30公里之外的張家界三姐妹峰林,向南隔大坪盆地可見10公里之外的堡子界山脈,東、西與筆架山七星山隔著百丈深谷。相對高差是張家界的黃獅寨到金鞭溪高差的4倍。面積是黃獅寨平臺的19倍,山上安靜的環境、清新的空氣、適宜的夏溫、云霧的環繞與烘托,塑造了一個人間仙境,這就是典型的所謂平遠意境。難怪古人選擇了這樣的環境來建廟立寺,那些不懂空間美學的善男信女們,人尚未入廟門就早已對此奇山創造出的氣氛敬畏幾分了。大庸政協考察組在此列出了“霧海蓮臺”、“龍頭觀旭”、“云夢絕頂”、“仙山瓊臺”、“俯視天門”等幾處景點,主要是選擇了一定的制高點和有利角度觀賞云霧、遠山、溶洞和日出的現象。山頂平臺底界面主要是以這種深刻的“平遠意境”而取勝的。 大尺度風景內容主要是整座天門山輪廓和山頂平臺。 中尺度的,可算天門洞和山頂的原始次森林。 小尺度的,主要有數處溶洞,石牙、石林和古廟遺址。 對整座天門山、山頂平臺,原始次森林以及溶洞、石牙、石林、古廟等內容已分別在不同章節中作過詳細描寫,此不贅述。天門洞是天門山風景區的精華所在,在此不妨多作些交代。 洞的底部從海拔1264.7米起算,向上高達131.5米,洞寬37米,洞道長30多米,洞橋厚約30米而到頂面。洞的本身規模在國內外雖不算少見,但其所處的相對海拔高度,鑲于絕壁的險要位置卻是罕見的。因此,從多種角度觀賞都有很好的欣賞效果,如從正面透視,如鏡,如窗又如門,有巧奪天工之妙;側視則顯得威嚴肅穆,似深不可測;俯視素壁千尋,空曠而又浩大;仰視則有如一線天橋,有驚險萬分之感。還有一些陪襯景觀,主要由氣象因素產生的造型效果。如“天洞噴云”、“天門彩虹”、“天漕瀑布”說的是雨后的彩虹陪襯,云霧從洞中穿過,雨后的巖溶涌水為瀑布的現象。 巖溶山水的雄偉秀麗風采,天門洞神奇驚險的造型,山頂平臺的平遠意境,構成了天門山風景區資源的主要風格。這些資源無疑是十分珍貴的。(八)按美的規律開發天門山,建設大庸市 張家界景區經近幾年的宣傳和開發業已聞名遐邇,并被列為了國家重點旅游區,去年十月大庸市成立,明確了要將大庸市建成以張家界為重點的湘西旅游基地。舊城的改建,新城的修建,大型現代化機場的興建等重大旅游措施都已提到了日程,預計到本世紀末,每年將接待500萬以上的游客。在此,天門山旅游意義如何,在大庸旅游基地建設中起何種作用,它與張家界風景區有何種聯系,在旅游經濟中占有什么地位,應遵循什么開發原則,筆者不妨拋磚引玉,提出如下一些意見,望能引起重視和給以批評。 (1)天門山離大庸城僅八公里,大庸城依山傍水,是公路、飛機、火車的旅游基地終點站,其地理位置顯然是重要的,如果說長沙城由于岳麓山而增色不少,廣州市由于白云山而更揚名的話,都是由于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選擇適當,人文與自然風光旅游資源存在著一定的依從關系,由于歷史的變遷,這兩座城市的歷史古跡,文化遺產,城市建設等方面的人文資源起了主導作用,而使自然風光下降到從屬地位,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城市有利地理位置而顯示其重要作用,換句話說,沒有這樣的歷史名城,岳麓山與白云山的風景意義將不會有如此重要,天門山之對大庸城卻是另外一種依從關系,從歷史上看,往昔的天門郡今日的大庸城卻是另外一種依從關系,從歷史上看,往昔的天門郡今日的大庸城是由于有“高峰孤聳,素壁千尋”的背景。由于天門山上的天門洞在“其山洞開,朗如門”而從已有的武陵郡中分置出一個“天門郡”的。我們當然應該剔除古人對洞開的溶洞奉為“嘉祥”之兆的封建迷信成分。但古人建城選址遵循的樸素美學原理的有益成分還是應當予以肯定,天門山首先就具備了比岳麓山,白云山更好的旅游資源優勢,它與大庸城的依從關系是可以和泰山之對泰安城的依從關系相比擬的。泰安城的聞名借助了泰山的雄偉氣勢。天門山與泰山高度接近(泰山海拔1545米),其登山路險比十八盤有過之而無不及,天門極頂比玉皇頂其平遠意境不會遜色,天門山日出也實不乏泰山那般雄偉氣勢……當然人們可以討論兩山的不同美學風格,這樣的比較也未必十分貼切。然而,我們把張家界及其鄰區的索溪峪、天子山、大庸市天門山視作一個整體,考慮到他們之間所固有的地質、地貌、地理等生態關系和旅游經濟規律、布局的關系時,是應該站在一個更新的高度來考察和安排它們各自的適當位置的。這個高度就是“……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從而“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頁,轉引自《馬克思與美學問題》,董學文,1983年)。 從這個原則高度出發我們把天門山的作用比作泰山之對泰安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2)從天門山到張家界四套不同的地貌單元組合規定了天門山造型地貌的特有位置,天門山下一大片開闊的平原,澧河兩岸起伏不平的低山丘陵,以及河岸以北依次向張家界抬升的地形使得這30公里之內抬眼只見天門山,而不見張家界,天門山是這一帶天際線構景控制點,因此,將天門山視為城市共享空間而安排建筑群朝南對天門山的風景共享,并依向北自然抬升的地貌布置建筑,向北控制高度,不使北部的建筑群擋住南部的視線,這就符合這一帶造型地貌的美的規律。天門山的天門洞朝北西320度方向可以劃出一個30度角的扇區。在這個扇區,觀天門山和天門洞的位置最佳。因此,在此區內興建園林、旅館、觀景亭、臺、樓閣,采取多種園林藝術手法作人工構景設計,審美效果好,并會收到可觀的經濟效果。 (3)除天門洞扇區重點之外,山下一大片平原、村落和農田也具有湘西田園風光特色,但應以大力加強和作一系列規劃改造,如安排山下的農業經濟作物有計劃地向旅游經濟作物過渡,從以種水稻等糧農作物為主而過渡到以種植花、果類觀賞和經濟作物為主。這不但是供應幾百萬游客購物以及食用的需要,也是美化環境的必須,應組織園林、建筑師幫助山下農民設計與環境協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住房、庭院、花園、池塘,鼓勵這一帶農民開設個體旅館,使這一帶的住房和環境優美、安靜,又有天門山風景可觀可看,游客愿意在清靜優雅的地方下塌,這不但對美化整個環境有意義,還可以減輕城市壓力,增加農民收入。 (4)澧河的保護和建設:澧河河水清澈明凈,它與天門山一道構成了典型的山青水秀似的巖溶風光。在澧河兩岸不宜作建筑安排,如果沿河兩岸退避三舍,辟為澧河公園。河岸廣鋪草坪,遍種修竹,就能大大增強澧河風光秀色。筆者在國外考察期間曾看到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會埃德蒙頓( Edmoton)城市保護和美化沙什克特捷瓦河( SaskatchewanRiver)。該河從城市中心斜穿而過。城市規劃者將河流的河漫灘階地完全空出,大面積種植樹木、草坪、沿河兩岸綠竹帶寬敞美麗,開辟有高爾夫球場、野餐地、跑馬場,美化了城市環境,保護了河流生態,是值得為我參考和借鑒的。 (5)天門山公路設計,應從保持山勢險峻意境出發。不宜將公路修到山頂,以達山基即可,應以能看風景,不破壞風景,藏而不露為原則。登山小路可多辟幾條,并加寬加固,讓游人既有險路可攀可看,又要方便安全。 (6)山頂增設觀景望遠鏡,可以與張家界三姐妹對視,還可詳觀遠山遠城。 開辟環山基的旅游路線,和環山頂臺地的旅游路線。 增加直升飛機到達山頂,環山頂上空盤旋觀賞航線,天門山頂臺地——張家界黃獅寨臺地的對開空中旅游路線。對天門洞作詳細技術鑒定,如洞的寬度安全條件,馬達振動對洞的影響。氣象因素等技術條件許可。安排直升飛機穿越天門洞,可以讓游客領略天門洞險境。 (7)筆者曾在去年討論過地質美的問題。在本文討論了天門山地質生態的四個主要造型作用,和天門山造型地貌的特點,對天門山地質美采取重大的強化措施。利用天門山制高點(其高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西爾斯大廈443米的3倍),造型美(天門山絕壁輪廓和天門洞奇景)和山下觀景開闊的條件,作夜景設計,在天門山主輪廓線上,壁界面上裝飾彩燈,天門山極頂安放彩色探照燈。天門山洞壁安放變幻激光燈,可以強化地質美,增強天門山構景內容,變幻的天門山彩燈,可以人工控制,可以演示天門洞開的巖溶過程,再現天門山地層雄偉的褶皺過程,還可以演示張家界砂巖峰林的形成過程。這種安排對自然美沒有絲毫的損害,而是對自然美的充實、突出、夸張和豐富,它體現了人對自然認識的本質力量而具有強烈的美學意義。在這里,科學的自然地質過程被藝術化、故事化、形象化了。加上其他內容的彩燈交幻安排,美麗的天門山夜景會對整個城市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山下的觀景效果好,幾百萬游客留宿大庸城欣賞天門山夜景,它是一個天然的游覽廣告,會將一部分游客吸引到天門山風景區,不但緩解了張家界游客的擁擠問題(據1985年5月統計,張家界日游客量高達一萬人時,現有的路線設施都顯得十分不足,游客擁擠,破壞了環境的寧靜,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游興)。按旅游經濟規律,旅游住宿收入比旅游門票收入大,大庸市在整個旅游經濟中的位置將會加強,從某種程度上說,天門山的經濟作用可能大于張家界。 (8)必須采取措施保護天門山洞,天門洞的地質構造和地形條件促進了巖溶作用。天門洞頂巖溶涌水頻繁出現反映了這種作用在不斷加強。筆者認為應盡快采取保護措施,如在洞橋頂上兩面坡上開挖排水溝,使坡面水不向洞頂漏斗灌入,對漏斗也應采取措施,改變它的聚水漏溶作用等,從而減緩天門洞的巖溶崩塌。 (9)從整個旅游全局出發,對天門山下的采石、爆破、興建的石灰窯、水泥廠、小礦山,有污染環境毀景作用的,應有計劃地關、停、并、轉或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使這里的環境得到保護。 (10)進一步加強對天門山資源的探察工作。天門山上很有可能存在著大型的隱狀溶洞,對已知的和隱伏的溶洞探測,揭露評價工作應安排進行,這對天門山旅游資源的進一步規劃十分重要。除此之外,鄰近的七星山也可能存在著類似的溶洞,也應予以勘查評價。 天門山頂建立長期氣象觀測,掌握天門山氣象規律對旅游路線選擇,特殊氣象景觀的出現規律,旅游淡、旺季的安排等有重要意義。 (11)明古廟按原風貌、原規模作適當修整,不宜擴建并附加其它建筑。天門山主要以自然風景為主,保持這座歷史古廟作為風景點綴也是應該的。還可讓人們深入地認識和研究古人怎樣利用山勢的空間造型而達到封建迷信目的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近些年來,在興辦旅游的過程中,牽強附會地拉扯古代名人游跡,以神、仙、怪作風景點命名多而濫的傾向,收集民間故事流于俗套,內容類同的傾向也是應該注意并糾正的。本次考察的一些風景點命名僅由于恐礙工作查對而照原稱沿用了。很多都作修改,重定。 張家界景區開發之后,相繼有天子山、索溪峪景區開發出來。最近地質礦產部都將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一帶列為國家地質公園。對天門山景區,大庸市曾組織本地干部作過數次考察,但尚未作過專業性的評價。著名記者蕭離同志曾不顧高齡登臨天門山并寫文呼吁對天門山風景資源的重視,對此名山冷落的景況而大鳴不平。筆者認為天門山的地質、地貌、生態環境、風景資源完全具備了旅游條件,而且在城市地理位置上、城市建筑美學上、在湘西旅游經濟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大的美學意義和經濟潛力。 應該從環境的總體著眼,而對城市建筑、旅游規劃、風景開發進行總體設計。遵循山川地質、地貌及自然生態規律,旅游經濟規律、美的規律開發天門山,建設大庸市。這樣,這座新興的現代化旅游城就會與這座雄偉而秀麗的天門山融為一體,奇山和名城就會脫穎而出,以她那美麗的風姿迎接五洲來客,并將與張家界一道而名揚中外。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叔成等:<美學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董學文: <馬克思與美學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3.李道增等:《對名山風景區發展旅游建筑的探討——從峨眉山旅游區和川西民間建筑得到的啟發》。(建筑師>,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師>編輯部編輯,1984年7月,第四期。 4.丁文魁:《風景設計——特征、理論、類型與組織》,《時代建筑》,同濟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1期。 5.陳傳康: 《風景地貌和地貌構景——地貌的旅游評價》,打印搞,1985年2月。 6.蕭離:《穿云撥霧訪天門》,《湘西風采》沈從文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7.覃功炯:《地質美學簡論》《青年地質學家》,青年地質學家協會,青年地質學家編輯部,1985年8月。 8.覃功炯: 《尼亞加拉瀑布紀游》《地球》地質出版社,1985年,第5期。 9.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七所大學地理系合編:高等學校試用教材《地貌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周志德:《風景明珠張家界》,大庸縣旅游開發總公司。1984。 11.大庸縣志:《大庸縣志,第二卷,自然地理志,第三次修訂稿》,1985年9月。 12.湖南省大庸縣農業區劃辦公室,《湖南省大庸縣,農業區劃圖集》。 13.湖南省地質局區測隊,《大庸幅,1:20萬地質測量編圖》,1966。 14.政協大庸市委員會天門山考察組:《天門山風景區考察報告》1985年7月。 15.陳協川,胡善美:<外國名城>,科學出版社,1984。 16.《旅游學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熱門信息
-
- 散文攢革——奇山異水張家界 [441]
- 科考文獻(十二) [400]
- 散文攢革——張家界的山水畫 [343]
- 散文攢革——湘西女人 [297]
- 科考文獻(八) [293]
- 散文攢革——江總書記來到張家界 [289]
- 散文攢革——這就是張家界 [286]
- 科考文獻(一) [252]
- 散文攢革——索溪峪的“野” [231]
- 散文攢革——跳舞的手 [228]